广电录影传媒网,广电行业的正能量媒体网站!

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圆满闭幕

第一现场 0
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于4月16日至23日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电影节秉承“共享资源,共赢未来”活动宗旨,倡导“天人合一,美美与共”核心价值理念,坚持“大师、大众、大市场”风格特色,组织了“天坛奖”评奖、开幕式、北京展映、北京策划·主题论坛、北京电影市场、电影嘉年华、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七大主体活动,以及“注目未来”单元、纪录单元、“经典京剧电影”单元、“华语电影新焦点”单元、微电影单元、电影音乐会等多项相关活动。充分运用往届成功举办经验,严格按照国际著名电影节展模式组织运行,着力打造“国际电影文化品牌”,特别在提升国际化水平、专业化水准、大众化参与、市场化程度等方面持续着力,实现了“六个新突破”,即在活动质量规模、重量级嘉宾参与、影片质量、电影市场建设、国际合作、全媒体宣传上全面突破。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奖权威性、影片质量、嘉宾星光度、论坛专业性、市场交易额、品牌影响力较上届大幅提升。



 一、汇聚全球电影资源,共享光影文化盛宴
(一)开幕式隆重华美,开幕影片全球首映。本届电影节于4月16日晚在怀柔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开幕式以“光影礼赞”为主题,回顾电影历史,缅怀电影人物,重温电影金曲,隆重推介入围影片,唱响电影节主题曲,致敬世界电影诞生12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宣布开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美国好莱坞演员阿诺德·施瓦辛格、本届“天坛奖”国际评委会主席吕克·贝松分别致辞,评委会成员集体亮相。相关领导,国际知名电影节主席,驻华使节,电影人和电影机构负责人,电影市场、电影论坛嘉宾代表,以及媒体界嘉宾和群众近2000人出席。开幕影片《十日谈》在东方剧院举行全球首映礼。
(二)“天坛奖”评奖权威公正,国际首映影片参赛踊跃。本届电影节共收到90个国家和地区的930部影片报名参赛“天坛奖”主竞赛单元,其中国际影片808部,国内影片122部,影片数量、质量较上届明显提高。评奖严格遵循影片报名、入围提名、奖项评定环节,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经过四轮选片,15部影片入围提名,其中13部海外影片均为国际首映。吕克·贝松领衔“天坛奖”国际评委会,费多尔·邦达尔丘克、陈可辛、罗伯特·马克·卡门、金基德、费尔南多·梅里尔斯、周迅等6名评委均为业界著名导演、制片人、演员,体现了权威性、专业性。评委会在集中观看、充分讨论基础上,遵照国际惯例和规则,全程贯穿“天人合一,美美与共”核心价值理念,投票产生本届“天坛奖”10大奖项,墨西哥影片《暮年困境》获最佳影片奖, 让-雅克阿诺 《狼图腾》(中国/法国) 获最佳导演奖,阿尔杰米-齐平《白夜》(俄罗斯)和尤利娅-别列希尔德《女狙击手》(俄/乌克兰) 分获最佳男女主角奖。
(三)展映单元类别丰富,展映影片受到热捧。103个国家和地区的1524部影片报名参加北京展映,其中境外影片1341部、境内影片183部,获国际A类电影节奖项及奥斯卡金像奖的影片36部。从中遴选360部优秀影片设置19个单元,在23家商业影院、艺术影院和8所高校集中展映,放映800余场次,受到观众热捧。观影人数达21万余人次,总票房近800万,超上届票房总收入三倍多。延续开闭幕影片、修复片、系列电影、动画片单元,新增“影评人推荐”、荣誉放映、“经典京剧电影”单元。举办评委会主席作品回顾展和波兰、日本、韩国、印度等12场国际影展,实现了多国别、多题材、多风格和高质量,兼顾了群众性和专业性。组织新片发布会23场,媒体见面会、影迷见面会和首映式等33场,首次举办展映影片海报展,中国电影资料馆珍贵历史海报对公众开放。网络售票出现抢购潮,《鸟人》《布达佩斯大饭店》《碧海蓝天》等热门影片一票难求。



(四)论坛话题前沿、专业,演讲嘉宾精英荟萃。中外电影合作论坛围绕“国际合拍的新趋势”“新语境下跨文化电影合作”主题深入研讨,剖析案例,共谋中外电影全方位合作前景。国际影业集团高峰论坛以“创新电影科技,缔造电影传奇”为主题,围绕数字时代电影技术与艺术融合问题全方位解读,碰撞思想,交流经验,推动电影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以“剪辑的力量”为主题,展现剪辑艺术魅力,传播剪辑技术,找寻剪辑人才培养规律,共话电影之美,共塑电影之美,共享电影之美。让·雅克·阿诺、汤姆·德桑托、阿曼达·内维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迪伦·提契诺、杰夫·伯克、黄建新、徐克、唐季礼、孙周、林民杰、廖庆松、周黎明等中外著名电影人参与研讨。论坛期间,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与美国梦工厂举行《功夫熊猫3》签约合作仪式。
(五)市场展商覆盖电影全产业链,规模、质量再上新台阶。电影市场共吸引注册展商275家,同比增长11%,展商来自创作、制作、发行、经纪、营销、宣传等全产业链,辐射金融、出版、广告、法律咨询等领域。其中国际展商140家,占比51%,再次超国内展商数,涵盖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俄罗斯等25个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首次以国家联合展位亮相。1.2万余名中外展商和业界人士参与38场市场活动,实现签约项目36个,签约总额138.45亿,同比增长32%,巩固了亚洲第一电影市场地位。签约项目涵盖电影产业链各个环节,其中投资制作44.95亿,同比增长18%;影视院线、影视基地、文化地产项目43.5亿,同比增长28%;电影基金项目累计签约额50亿,同比增长117%。项目创投板块征集到项目455个,同比增长100%,10个入围项目艺术品质好,市场潜力大,含金量高。
(六)电影嘉年华打造光影盛会,服务大众、服务行业。本届电影嘉年华活动场地呈“一主三分多点”布局,在怀柔雁栖湖景区设主会场,在杨宋影视城、顶秀美泉小镇、燕城古街设分会场,在全市31家展映影院及周边组织嘉年华系列子活动,确保最广泛群众参与。精心打造星空嘉年华、视觉嘉年华、娱乐嘉年华、体验嘉年华四大主题活动,组织星光大道电影音乐汇、电影服装秀、水幕激光秀、电影主题3D画展、电影模型特装展、星歌快闪、怀柔特色旅游展、电影动漫Cosplay巡游、7D电影体验以及电影衍生品售卖等20余项活动,营造浓厚电影节日氛围,打造全民光影盛会。明星见面会、新片发布会搭建电影人和大众交流互动平台,服务电影产业,全方位助推怀柔影视示范区建设。
(七)开闭幕红毯星光熠熠,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畅想电影梦想。本届电影节开闭幕红毯明星云集,国际知名电影节主席和总监、“天坛奖”15部入围影片主创、阿诺德·施瓦辛格、吕克·贝松、詹妮弗·余·纳尔逊、成龙、冯小刚、张国立、袁和平、田华、王晓棠、许还山、斯琴高娃、六小龄童、范冰冰、陈慧琳、杜琪峰、甄子丹、赵雅芝、张学友、王丽坤、宋承宪、马布里、马云、雷军等海内外行业代表、知名影人和业界精英近800位嘉宾踏上红毯,《北京时间》《华丽上班族》《巴黎假期》《逆转之日》等人气剧组以及本届电影节“中国电影未来之星红毯秀”甄选大赛荣誉选手助阵璀璨星光,北京国际电影节成为中外影人青睐关注的展示舞台。闭幕式以“光影汇聚,梦想交融”为主题,宣布本届电影节成果,现场揭晓“天坛奖”奖项,随后放映闭幕影片《赤道》。



(八)“注目未来”单元奖掖青年影人,纪录单元全面升级。“注目未来”单元旨在发现电影新人、激发电影活力,首次设立“最受注目影片、导演、编剧”奖项,组织评奖、展映、论坛、颁奖等活动,发现电影新人,鼓励电影原创。从全球182部报名影片中遴选16部展映,其中处女作13部,国际首映2部,亚洲首映2部。纪录单元把握国际影展潮流,设置评审推荐、佳作展映、论坛、市场提案、沙龙活动等版块,开设纪录片联合展台,尝试纪录片创意、提案和作品交易。23个国家和地区的411部作品报名参展,展映11部纪录佳作,举办2场首映礼。
(九)“经典京剧电影”单元展现国粹风采,“华语电影新焦点”单元聚焦“互联网+”电影。本届电影节首次设立“经典京剧电影”单元,授予《龙凤呈祥》《霸王别姬》等5部“京剧电影工程”影片特别贡献荣誉称号,并集中展映,组织京剧电影论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华语电影新焦点”单元关注行业新热点,聚焦互联网与电影产业深度跨界融合领域,首次将网民意见纳入评价体系,依托专业平台全网大数据资源,组织年度表彰和项目推介,内容涵盖电影创意、投资、营销、发行、销售、衍生品等。
(十)微电影单元紧贴新媒体发展态势,电影音乐会奏响经典乐章。微电影单元在电影节官方合作视频网站开辟专题页面,精选最新优秀微电影集中展映,举办微电影创作研讨及行业交流会。电影音乐会围绕纪念电影诞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主题,举办“百年经典电影音乐会”“世界名著电影音乐会”。另外,国际电影特效论坛邀请好莱坞电影特效大师深度对话,举办电影特效公开课,建立电影特效大师俱乐部。IWC万国表电影人之夜广邀中外杰出影人齐聚一堂,共话电影梦想。
本届电影节共设置7大主体活动、6个相关活动,累计活动内容270项,同比增长145%。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人、340余家中外电影机构、1.4万余名中外嘉宾和业界人士参加电影节各项活动,279家境内媒体1297名记者、71家境外媒体202名记者参与电影节报道,群众直接参与超百万人次,形成了评奖结果权威公正、参展影片百花齐放、世界文化相映生辉、多方观点深度融汇、各路商家皆有所得、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高端、专业、开放的国际电影文化盛会。




二、坚持“大师、大众、大市场”,形成固化电影节风格特色
(一)集聚大师、致敬大师、培养未来大师,彰显国际化水准和专业品位。影片质量事关电影节成败,嘉宾分量是衡量电影节水准的关键因素,高质量影片、重量级嘉宾决定电影节的国际一流品位。本届电影节着力打造奢华大师盛宴,电影节顾问委员会强化顶层谋划,活动组成和内容严格按照国际一流电影节通行惯例设计。“天坛奖”国际评委会7名成员分别来自法国、俄罗斯、美国、韩国、巴西、中国,代表东西方审美态度。首次设立电影节首席顾问,邀请曾担任8年威尼斯电影节主席的马克·穆勒担纲,聘请其团队担任选片顾问,吸引中外一流影片参赛参展。让·雅克·阿诺带着中法合拍巨制《狼图腾》回归电影论坛,通过多视角、多维度演讲与对话,探讨中外电影合作的最佳途径。电影展映单元充分体现经典元素,展映影片既有奥斯卡金像奖影片,也有奥黛丽·赫本系列经典修复影片,专门设置名家名作胶片放映专场,纪念美国导演奥逊·威尔斯、“瑞典玫瑰”英格丽·褒曼、中国影坛表演大师石挥和赵丹百年诞辰。着力整合电影行业力量,融通项目资源,多措并举扶持新人新作,培育未来大师。电影展映和推介发布,为新人新作搭建宣传推广平台;“影评人推荐”单元发掘中外优秀新导演,着力发现、推介和扶持华语电影界具有市场潜力优秀青年人才;项目创投交易平台发掘潜力项目,提高项目成熟度与成活率;“国际青年电影人工作坊”鼓励创新精神,邀请中外知名影人带领指导青年导演项目创作。与戛纳电影节合作,设立“中国新影人基金奖”,获奖项目直接参与戛纳电影节电影市场活动;与美国电影协会合作举办“好莱坞电影大师班”,设立“MPA大奖”,获奖项目方由美国电影协会资助培训。北京国际电影节积极推动形成人才辈出、新人济济的良好格局,促进电影人才与电影产业互为依托、良性发展。业界精英和行业代表纷纷参与各项活动,充分显示了电影节的专业品位和不断提升的国际影响力、号召力。



(二)吸引大众、服务大众、引领大众电影文化消费,体现品牌影响力和惠民主张。电影节注重提升活动质量规模,扩大群众参与范围,实现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引领电影文化消费时尚。展映影片风格类型多样,既有《美国往事》《教父》等经典影片,也有《意大利之旅》《火山边缘之恋》等艺术价值极高的影片,中外影片各占半壁江山,80%的外国影片首次登陆内地银幕。展映的184部境外影片中,获得国际电影节及奥斯卡奖项的影片121部,获得各大电影节提名的影片18部,使广大影迷在家门口欣赏到世界最优秀的电影。全民共享电影文化是北京国际电影节一直秉承的服务理念,本届电影节充分利用全市影院和农村公益放映系统,以及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博物馆、北京电影学院等专业场所,展映影院分布主城区及周边10个区县,实现区域、人口全覆盖。优化排映方式,突出主题放映,精选7家影院作为展映重点阵地,5家影院作为主题放映影院,特别安排系列电影同步多集连映,方便影迷观影。拓展购票渠道,实行网络售票,观众在合作网络售票平台实现在线选座。网络售票开启当天,格瓦拉在线售票平台3分钟出票数量过万,15分钟销售额破100万,90分钟破200万。推行低票价策略,让更多的影迷和市民走进影院,观众覆盖率、上座率、满意率大幅提高。运用电视、网络、手机等同步直播、及时转播、第一时间发布节展活动等,全方位立体式推送电影节信息,引导公众了解电影文化,参与电影活动,感受电影魅力。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在电影节官方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以及腾讯视频、合一影业、爱奇艺、搜狐视频网站开设展映专题页面,展映专题网播节目,发动影迷参与讨论,掀起观影热潮。新增北大、清华、人大、北航等高校展映点,积极推动展映影片进校园,吸引青年影迷。丰富活动内容,拓展参与渠道,重视体验互动,北京国际电影节营造了面向大众的光影嘉年华。
(三)构建大市场体系、深化大市场运作、发挥大市场功能,展示市场活力和行业认可度。衡量一个电影节的水准看评奖单元的含金量,看展映单元的观众热情,更看市场板块的活跃度,能否在短时间内推动实质性的交流交易。本届电影节围绕“展示·推介·交易·交流”主题,电影市场组织招商展会、项目创投、行业对话、特约活动、市场放映、市场签约和沙龙七大活动板块,搭建“电影要素交易”“项目创投交易”两大平台。借鉴国际知名电影节市场买卖双方以制片公司为主的经验,主打“制片公司中心制”,有针对性邀约境内外制片商进行集中推介、展示,以促成合作、合拍和版权等全面交易,56%的嘉宾来自制片公司。加强商业统筹策划,将市场需求与国内外行业资源充分对接,强化“电影要素市场”概念,将传统交易需求、制片合作需求与电影产业链各要素对接整合,覆盖全产业链,满足行业多样化需求,促进产业交流交易。加大与国际电影机构合作,设立国家联合展位,举办中澳电影行业对话会、中新电影合拍介绍会、韩国VFX视觉特效推介会、法国电影拍摄外景地及营销策略特约活动,以及台湾电影推广会、中东欧电影推介会、美国电影金融有限公司推介会等。加强与电影展映环节互动,设置主题市场放映。为中外电影合拍入围优秀项目提供落地平台,进行集中路演推介和一对一商务洽谈。越来越多的电影制作方、出品方、宣传方和与电影相关的机构、项目,纷纷选择在北京电影市场上宣传与合作。
“大师”“大众”“大市场”带来“大成果”,北京国际电影节已经成为首都乃至国家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为繁荣世界电影艺术、促进中国电影发展、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北京国际电影节将“大师、大众、大市场”风格特色作为区别于其他国际电影节的重要标志。树立起这一目标定位,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打造成为亚洲第一大电影节,跻身世界三大电影节行列。




三、五载耕耘结硕果,北京国际电影节前景广阔
北京国际电影节2011年4月诞生以来,已成功走过五年历程。短短五年的快速发展,电影节活动规模不断扩大,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活动质量明显提升,汇聚了全球最有影响力、最具权威的电影人士,最受国际好评的电影新作,最前沿的论坛议题,最高端的电影机构,各方面都充分体现国际水平、中国特色和北京风格。为中国电影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展示平台,有利于世界各国电影界了解中国电影,有利于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对于推动中国电影健康快速发展,促进世界电影文化繁荣,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共享资源,共赢未来”活动宗旨,弘扬了中外电影交流合作时代主旋律。电影是全世界最广泛普及的艺术形式,是国际文化交流最好的载体,是国与国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重要的文化纽带,“共享资源,共赢未来”活动宗旨的提出,顺应了世界电影文化交流合作的时代主旋律。北京国际电影节鼓励多国别、多题材、多风格电影文化同台展示,五年来,报名参加“北京展映”影片涉及的国家和地区数由第一届的42个发展到第五届的103个,累计347个次,年增长幅度保持在30%左右;影片数由第一届的582部上升到第五届的1524部。五年累计展映影片1420部,放映3000余场次,展示了世界多元文化魅力和各国电影风采,为全球电影人、电影爱好者搭建了观摩洽谈和借鉴交流平台。电影交流带动了机构和人员交往,五年中,威尼斯、多伦多、华沙等国际电影节主席,詹姆斯·卡梅隆、阿方索·卡隆、吕克·贝松等世界著名导演和制片人,美国电影协会、法国电影联盟、派拉蒙影业等知名电影机构负责人,阿诺德·施瓦辛格、让·雷诺、基努·李维斯等国际一流演员,共千余位在全球有影响力的业界精英和行业代表先后参加电影节各项活动。同时,北京国际电影节与世界各大电影节合作不断深化,每一届电影节组委会都组成专门工作团队,赴戛纳、威尼斯、东京等世界知名电影节作形象推广,第五届筹办期间,组委会在多伦多、釜山电影节举办隆重推介会,并与韩国光州电影节达成姐妹电影节意向。



(二)“天人合一,美美与共”核心价值理念,推动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这一核心价值理念立意高远,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又兼容整合时代精神,倡导世界电影文化的平等交流和互补生辉,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灵魂。从第三届启动“天坛奖”主竞赛单元,推出核心价值理念,并融入到各项活动的策划设计和组织实施,尽显了电影节的国际视野和开放气度。三年中,电影节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接纳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电影人和作品,2298部影片报名参加“天坛奖”评奖,45部影片入围最终角逐,无论国家大小,不分地域种族,入围影片完全按照“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价值标准来衡量,评奖结果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间文化交流与相互借鉴。三届“天坛奖”21名评委分别来自俄罗斯、美国、法国、印度、中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多元文化交汇中评价标准的统一。到第五届,电影展映已细分到19个单元,特别设置经典京剧、科技奇观、体育精神、女性视角等类型单元,关注老年人生活、青少年成长和环保等热点题材以及本土民族电影发展。“天人合一,美美与共”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反映了对世界电影发展潮流的认知和把握,也成就了电影节的特色文化品牌。首届“天坛奖”国际评委会主席尼基塔·米哈尔科夫认为,中国电影的发展能够取得如今的成就,是建立在不忘记本国文化与电影传统的基础上的。
(三)“大师、大众、大市场”风格特色,促进了品牌价值和业界影响力提升。历经高端起步、跨越提升、与世界知名电影节全面接轨发展阶段,电影节“大师、大众、大市场”节展目标定位和风格特色逐步形成。五年来,电影节组委会邀约大师作品参赛,展映大师经典影片,聘请大师授课,举办大师论坛,体现电影节艺术价值;举办惠民专场、精品佳作赏析、明星主创见面、新片发布、走进大学校园、电影主题活动等,彰显电影节社会价值;整合电影企业、产业基地、行业组织多方资源,丰富和扩大国内外客户网络,搭建交易平台,加强统筹策划,全方位服务保障,反映电影节商业价值。参赛参展影片严格遵循国际选片标准,主竞赛单元科学评选一批,电影展映集中上映一批,电影市场重点推介一批,类别丰富,百花齐放,代表了世界电影艺术发展最新成果。电影论坛围绕整合资源、3D技术、电影创意、电影音乐、化妆特效、动画电影、电影剪辑等设置主题,强化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体现了电影节专业品位。市场签约项目涵盖电影产品从项目培育、投融资、拍摄制作到宣传发行、海外推广全产业链各个环节,能有效满足业界找项目、找融资、找市场、找合作的多样需求。同时,节展运营模式日趋成熟,成立北京国际电影节有限公司,引进现金赞助、实物赞助、服务赞助等多元化、市场化模式,创新合作方式和回报权益,加大电影节自身商业资源深度挖掘,实现了办节效益最大化。北京国际电影节已成为评判国际电影发展态势、展映一流精品佳作、交汇思想碰撞智慧、孕育产业合作商机、展现电影文化多彩魅力的重要舞台。




(四)商业化运作势头强劲,拉动了文化消费和相关产业发展。北京国际电影节在尊重艺术规律、审美规律的同时,重视和遵循市场规律,重视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逐步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市场运作体系,正在朝着亚洲第一商业电影节的目标迈进。从第三届开始,电影节将举办两届的北京电影洽商更名为北京电影市场,搭建持续性综合服务平台,电影市场数量、质量建设得到了全面提升。五年来共促成116个项目洽商签约,交易总额达411.64亿,连年开创国内电影节展交易额之最,不但实现了交易总额连年大幅提升,大项目、大手笔还频频涌现,电影市场展商云集,品牌认可度和影响力逐年上升。自第二届成功搭建市场项目创投平台以来,收到的报名项目从最初的50余个快速增长到今年的455个,连续四年增长率超过100%,实现了量和质的快速积累,成功孵化《喊山》《我的特工爷爷》《七十七天》等多部作品,获奖项目转化率超过60%,已成为中国大陆最重要的华语电影及人才孵化器。电影节既是一个促进电影交流交易的平台,也是培育人们观影消费习惯、引领文化消费时尚、拉动相关消费的重要载体。电影节组委会动用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国有与民营、教学与科研等多方面的力量,汇聚了电影策划、制片、发行及衍生品开发等全产业链,集中了会展、广告、旅游、媒体、汽车等相关行业资源,辐射到金融、出版、法律、餐饮等多个相关领域,形成一个生产要素齐备、交流交易便捷、服务保障有力,富有生机活力的电影大市场。电影节的成功举办,非常符合首都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契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力促进了北京“东方影视之都”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五)坚持为民惠民,实现了电影文化盛宴全民共享。自觉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不断满足首都群众和中外游客多层次、多样化电影文化需求,是北京国际电影节始终坚持的努力方向。“春天,来北京看世界最优秀的电影”,是电影节对广大影迷的承诺。北京展映单元着力提升影片质量,优化排映方式,拓展购票渠道,实行低票价策略,安排公益放映,开设微电影网络展映,关注特殊人群需求等,让最广泛的群众看上电影、看好电影。电影嘉年华通过展览参观、演艺旅游、电影音乐、电影后期技术、体验互动、知识普及、衍生授权等活动形态,使群众充分领略了电影文化的无穷魅力,真正实现与电影艺术、电影技术、电影文化零距离接触。论坛、市场、展映、嘉年华等活动板块,覆盖从电影明星、专业人士到普通市民的多层面人群,满足多方需求,拓展了文化市场空间,从整体上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直接参与电影节人数从第一届的十万人次,到第二届近百万人次,从第三届开始每届均突破百万人次。电影节已经成为首都的一个盛大文化节日,一个全新的全民共享电影文化服务品牌。

 
作者:艾宏月 来源:广电录影传媒网
标签: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