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录影传媒网,广电行业的正能量媒体网站!

特讯: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盛大启幕

北京国际电影节 0

广电录影传媒网讯 ( 艾宏月 林清侠 杨云瑶 报道 )  2025年4月18日晚,怀柔雁栖湖畔星河垂幕,全球影坛目光聚焦于此。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粼粼碧波映衬的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

这场全球瞩目的光影盛会,恰逢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双甲子华诞,更见证着北影节十五载春华秋实。十五年来,北影节始终以银幕为桥,沟通山海之远,串联着东方美学与世界表达的经纬,在人类银幕文明的长河里激荡出跨时空的回响。


整场开幕式典礼构思新颖、节奏恢弘,歌舞表演创意斐然,演员们以灵动身姿与激昂歌声,演绎电影之魂,致敬银幕百年传承。开场节目《春天,来北京看世界最好的电影》以歌舞为载体,巧妙串联起备受期待的优质影片与杰出影人,生动展现了电影人携手同行、共创辉煌的精神风貌。开幕式主持人由任鲁豫、田薇、李杨薇、孙扬担任,影人代表王耀庆和热爱电影的贺峻霖向大家介绍在场来宾。专业与新生代力量的交融共鸣,共同讲述光影背后的春日篇章。

 

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主宾国为瑞士,瑞士驻华大使白瑞谊应邀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表示,值中瑞建交75周年暨“中瑞文化和旅游年”之际,瑞士以主宾国身份参与北影节意义非凡,并向中瑞两国电影产业的合作交流送上诚挚祝福,期待在影像语言的相知互鉴中,书写双边文化共融的新篇。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评委会阵容在开幕式上隆重亮相。由中国导演姜文担任主席,携手华人导演陈冲、英国导演大卫·叶茨、中国演员倪妮、芬兰导演泰穆·尼基、瑞士导演文森特·佩雷斯、中国香港艺术指导叶锦添,共同开启这一场跨越文化、光影共振的电影艺术之旅。本届“天坛奖”共有15部入围影片,从来自103个国家和地区的1794部影片中脱颖而出。自2013年设立以来,北影节“天坛奖”始终坚持多元视角与包容精神,以全球化眼光审视电影艺术,以平等姿态迎接世界电影佳作,见证多元文明在银幕上的共鸣交汇。

 

开幕式现场,特里斯坦·阿尔布雷希特与安妮塔·李担任推介嘉宾向观众推介本届“天坛奖”入围影片《从电影起航的BAUS剧场》《弗里达的审判》《大风杀》《贝林格:宏图大志》《最美小镇》。胡歌、雷佳音联袂亮相推荐本届“天坛奖”入围影片《在我父母家》《爱的暂停键》《音讯》《夏日之书》《纳维》。郑保瑞、管虎则向观众介绍了本届“天坛奖”入围影片《白天是阿波罗,晚上是雅典娜》《好好的》《如意饭店》《牧羊人》《涡流》。短片单元Reelfocus新血影像计划评委会主席陈建斌携评委檀健次、梁静、崔睿、饶雪漫;项目创投单元评委会主席陈思诚携评委董润年、饶晓志、许月珍、张子枫;注目未来单元评委会主席贝拉·塔尔携评委金晨、萨布、宋洋、西里尔·舒布林与观众见面。

 

十五年来,北京国际电影节持续构建青年影人培育体系,从项目孵化到创作引导,从平台搭建到行业联通,循着艺术的脉络与产业的节律,为青年影人点亮通往银幕的灯塔,也为中国电影注入源源不断的创作活力。

 

一场名为《中国动画合力生光》的特别环节,将中国动画的辉煌历程以绚烂童趣的方式娓娓道来。来自七色光艺术团的孩子们与青年演员化身经典角色轮番登场——孙悟空挥舞金箍棒领衔登场,1979年《哪吒闹海》中的哪吒与今年《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哪吒跨时空同台,经典场景在孩子们纯真的演绎中重现。从《邋遢大王奇遇记》到《猪猪侠》,从《舒克和贝塔》到《喜羊羊与灰太狼》,还有由7个机器人扮演的葫芦娃,几代人记忆中的动画形象从屏幕里跃上舞台。 从1961年《大闹天宫》享誉国际舞台,到今年《哪吒之魔童闹海》点燃全球影市,半世纪光影长路,是几代动画人接续拼搏、笃定前行的结晶。代表中国动画发展里程碑的角色与幕后影像次第铺展,在致敬经典的同时,也见证着新时代动画的崛起与蜕变。当孩子们稚声喊出:“我们觉得,画我们的人最厉害。”,一句童声,承载着一个国家文化自信的回响,传统与未来在这一刻交汇生辉,合力生光。

 

演员檀健次带来歌曲《世界那么大,不要害怕长大》,在温柔旋律中娓娓唱述“毕竟每次相遇都绝无仅有。”歌词宛若一封写给中国电影的情书,亦是无数观众心底最柔软的记忆投射。每一个音符,都是对光影薪火相传的致敬。在这特别的年份里,北京国际电影节以一场“光影120年”主题秀,向中国电影120年岁月深情致意。当《渔光曲》的经典旋律响起,与改编而成的《跟着你到天边》温婉相合,在那英的演唱中唤醒跨越年代的情怀,仿若一曲银幕史诗的序章。 八十余部中国经典影片片段串联成流动画卷,从黑白影像到彩色光景,每一帧皆承载着时代记忆与民族情感。幕后剧照如光影万花筒般变幻,诉说着电影人默默耕耘的身影,昭示着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舞台的坚定步履。

 

在世界电影走过130年之际,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席、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首位华裔院长杨燕子,带来一场饱含深情的主题演讲。她回顾从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到数码时代多元风格百花齐放的电影演进,将130年光影旅程比作一列永不止步的列车。她深情讲述,自己因中国“第五代”导演的诗意之作走进中国电影,也在中外合作中见证了影像跨越语言文化的力量。她说:“电影,是最能连接世界的语言。音乐表演《时光》则以三段跨越世纪的电影经典旋律,编织出一段关于成长与记忆的光影旅程。中国歌手孙楠与马来西亚歌手茜拉倾情献唱,从1939年《绿野仙踪》的纯真童梦,到1990年《人鬼情未了》的缱绻情深,再至2000年《卧虎藏龙》的东方武意,旋律间折射出不同文明间的情感共振,唤起全球观众的心灵回响《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开门红》《猎金游戏》《好工作!》《独一无二》《震耳欲聋》《水饺皇后》《生还》等北影节关注影片剧组陆续登台,主创们以从容语调讲述创作初衷。众影片类型多元、题材丰厚,涵盖历史、现实与想象的多重维度,昭示出中国电影不断拓展的叙事疆域与创意能量。 

 

电影不仅是最具影响力的大众艺术形式,更是连接文化、商业、旅游、体育等多领域的桥梁。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也是国家电影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组织举办“中国电影消费年”的起跑点。这一贯穿全年的活动,将以电影为纽带,深度融入百姓的衣食住行,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共同打造高品质消费新场景。 开幕式上,多项创新举措相继亮相:国家电影局与中华全国总工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观影活动正式纳入工会经费支出范围;中国建设银行联合中国银联推出首张“龙标”主题信用卡,开创“电影+金融”跨界合作新模式。当象征中国电影120年伟大征程的胶片盘被放置在放映机上,“中国电影消费年”正式拉开帷幕,为中国电影市场注入新动能。 作为“中国电影消费年”的首站活动,本届北影节创新推出“北京电影生活节”板块。该活动以电影为核心,整合文化、商业、旅游、体育等多元业态资源,通过全城联动、多点开花的创新形式,打造全民参与的电影文化盛宴。 

 

从4月18日到5月5日,北影节“票根经济”活动将联动全城多个核心商圈,让电影节的热情从银幕延伸至城市的每个角落。凭借一张电影票根,观众不仅能在影院享受光影盛宴,还能在餐饮、购物、娱乐等各类消费场景中解锁专属优惠。这场以“票根经济”为纽带的全城电影嘉年华,将让整座北京城化身为北影节的“第二现场”,为市民和影迷带来沉浸式的文化消费体验。在开幕式的最后,歌手刘雨昕以饱含深情的动人演绎,带来了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推广曲《忽然想起来》。观众对这场视听盛宴的不舍之情,在悠扬的歌声中化作与电影春日相会的期待。

 

十五载春秋,北京国际电影节不断探索焕新之道,以兼容并蓄之姿,拓展电影艺术的疆域;以文明互鉴之心,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在时代的浪潮中,北影节以光影为笔,书写着中国故事,为世界提供感知中国、理解中国电影的独特视角;也以银幕为镜,映照世界面貌,为全球观众呈现一幅兼容古今、交融中西的时代画卷。 
 
本届电影节主体活动精彩纷呈,品牌单元不断跃升。“北京展映”单元遴选近300部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影片,在京津冀地区的33家核心商业影院、艺术影院及剧院放映约900场次,将世界影像的多元声音注入春日京城。论坛系列首次升级厂牌名“BJIFF核心论坛”,四场主题论坛与五场专题论坛环环相扣,姜文、贾樟柯、伊莎贝尔·于佩尔三位影人于大师班首度亮相,更添电影美术、摄影、表演三大公开课,让学术与创作并行,思想与实践共鸣。“北京市场”以“展示·推介·交易·交流”为主题,汇聚项目创投、行业对话与市场放映,创新推出“青创YOUNG力场”,并升级电影文创集市、露天放映及影视招聘专场,让产业活力与观众热情在此交织。“电影嘉年华”联动怀柔全域特色场地,以创意影像活动和“怀柔礼物、影都心意”系列精品,营造沉浸式文旅新体验,邀请市民“来影都过周末”,共赴一场艺术与生活交融的盛宴。第32届大学生电影节则通过启动仪式、“青春之夜”闭幕式、优秀国产影片征选、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青年剧本与创意大赛、原创短视频大赛、影片展映及主创见面会及学术论坛等环节,为中国电影的持续发展注入青春动能。“电影+”打造的一系列特色活动让电影真正走进城市肌理、浸润大众日常,也不断拓宽北京这座城市的文化维度与国际表达。

 

“新质光影,美美与共”,诠释出北影节始终致力于推动电影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世界电影艺术交流互鉴,推动中国电影产业与全球同行相助相益、携手共进的使命与愿景。四月的北京,春意正浓。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怀柔雁栖湖畔的春夜中盛大启幕,广邀各国影人共赴这场光影之约,承启百年征程,开启电影艺术的全新旅程。

 

编辑:张大鹏  李妍

 
标签: 电影节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